通栏图片
通栏图片
通栏图片
通栏图片

鑫格建工集团欢迎您 MORE+

联系我们 Contact usMORE+

  • 鑫格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李一凡
  • 电话:0371-63363144
  • 手机:15812700009
  • Email:xingejiangong@163.com
  • 网 址:www.xgjgjt.com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北99号附1号1号楼10层1006号

中标公示 当前位置:首页 > > 中标公示

建筑工程管理研究3篇
发表时间:2023-05-24     阅读次数:     字体:【

建筑工程管理篇1

摘要: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规模较大,施工过程复杂,信息化程度低,协同管理难度大,施工质量管理可视化效果较差,导致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与安全风险问题,引入BIM技术,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设计。在研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施工管理三维模型、设置BIM技术的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基于BIM技术设计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方式,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新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各项质量管理指标的权重值均大于传统施工质量管理方法,质量管理的效果更加具有优势。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0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规模较大,受到各项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威胁性W。对各个施工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至关重要,能够在降低施工危险性的同时,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2]。基于此,本文以某城市X建筑工程项目为例,结合BIM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为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对于技术与施工质量的要求较高,受到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管理具有较高的难度M。通常情况下,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包括施工操作错误、设备使用不当、管理人员不够专业等[4]。一?旦施工质量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导致整体建筑工程达不到预期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偏差较大,降低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施工质量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管理:行为方面与施工实体质量方面。施工实体质量主要从专业施工检查的角度出发,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项原因进行整合[6]。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施.

1.1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

方位的分析研究,可知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主要在质量管理制度、混凝土施工、机电施工、装饰装修施工、施工方案交底等方面存在不足。首先,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方面,部分建筑企业对于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管理制度制定得不够合理完善,缺乏相应的施工问题预防措施;施工质量管理检查表填写得不够规范,甚至未落实执行;各项施工文件记录管理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没有按照要求定期召开施工质量例会;管理职责划分不够细致,导致履职工作不到位[7]。在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中,主要包括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修复、使用等方面不合规范,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8]。在施工阶段,机电施工占据主要的地位,部分企业在机电设备安装、防雷接地工程设计与通风空调管道施工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直接降低了机电施工的质量与安全。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装修使用的材料不符合相关的标准,由于使用材料过于劣质,导致在墙面粉刷与吊顶中,容易出现涂料开裂、吊顶不平整的现象,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方案交底问题主要体现在方案交底的内容与目标存在缺失,在方案审核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够认真,导致制定的方案交底内容与实际工程存在偏差,不够合理,甚至存在明显错误,本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发展,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成本。综上所述,以上各项问题均会对建筑企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造成影响,制约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的协同发展,严重情况下,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有效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全方位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设计

2.1基于BIM技术建立施工管理模型

为了改善传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不足,本文引进了BIM技术,首先,结合BIM技术,建立施工管理模型,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供基础。本文建立的施工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采用CAD软件,绘制建筑工程施工的专业图纸,在图纸中需要全方位体现各个施工阶段的信息。基于BIM技术,创建建筑工程项目样板,包括施工中各个分支专业,将样板模型的信息不断进行更新调整,提高项目样板内各项信息的准确率。将CAD图纸与项目样板导人施工管理模型中,确定模型中的各个操作基准点,定义模型中的族,将完成定义的族设置为施工管理的主要技术单元。通过Revit软件对构建的BIM施工管理三维模型进行审核,主要针对施工内容与施工信息等进行审查,审核通过后获取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变化情况,完成施工管理三维模型的建立,为后续的质量管理提供保障。

2.2设置BIM技术的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基于上述管理模型建立结束后,基于BIM技术,设置施:C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对施工人员、施工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进行管理。本文认为,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应当包含项目经理、成本与质量管理人员、BM进度管理人员等,具体的BIM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及任务分工4见表1。表1中,项目经理作为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最高管理者,主要负责施工质量管理的全面统筹,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选取项目经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专业技术水平、对BIM技术软件的操作程度、管理沟通能力、把握全局的能力等。项目经理是施工质量管理组织设置的核心,项目经理选取结束后,构建基于BIM技术的矩阵式管理组织结构。通过设置的矩阵式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能够促进各个组织结构之间的沟通效率,明确各个职位的岗位职责,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发展,对规模较大、施工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更加具有优势。

2.3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

为了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在上述设计的基础上,本文结合BIM技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划分,针对具体的施工阶段采用了对应的质量控制管理方式。本文认为,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事前、事中与事后质量控制管理。接下来,针对具体的施工质量管理阶段,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设计。建筑工程事前质量管理,主要负责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建立BIM施工准备阶段模型,将施准备阶段所需的信息输人到模型中,例如施工构件类型、材料材质、项目几何构造等。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将项目展示给施工人员,提高人员对项目施工的了解程度。利用BIM技术虚拟施工的功能,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对施工人员、组织物质及施工平面布置等内容进行全面的规划安排。利用BIM技术建立质量管理数据库,对进人施工场地的各项进行控制,促进后续施工阶段的顺利进行。运用BIM实际测量软件,测量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信息变化,通过工程评估手段,对施工质量与进度进行管理与评估。本文设计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流程结构,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管理人员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后,结合PDCA循环施工质量控制理论,通过移动端采集施工信息,基于BIM技术上传并录人信息,对施工质量进行动态管理与分析,实时控制施工过程中人员、材料、设备、进度等,检查单项工作的完成状况,利用BIM技术的点云扫描技术,检查并记录现场质量管理的状况,保存到施工质量数据库中,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序施工提供保障?BIM技术具有虚拟漫游的特点,将虚拟漫游应用到施工质量管理中,利用平板电脑实时监测施工状况,避免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出现反馈不及时的情况。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事后质量控制,主要负责对实际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利用BIM技术模型可视化的特点,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与补救。通过RFID射频识别方式进行质量检测,分析处理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生成事后质量监控评估报告。将评估报告存储到数据库中,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上述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全方位地提升了施工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解决建筑工程各个施工阶段存在的质量问题。

3对比分析

为了进一步对本文提出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的可行性作出客观分析,进行了如下文所示的实验。本次实验以某城市X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为实验对象,X项目位于我国沿海地段,为住宅与商业一体的综合型建筑工程项目,整体包括六栋主楼,其中三栋为民用住宅楼,三栋为商业办公楼,项目整体建筑面积约为7.2万m2,地下为1.9万m2,地上为5.3万m2。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楼体结构均为剪力墙结构,占地面积较大,基坑深度可达一10.4m,在土方挖运方面整体工程量较大,建筑施工场地中存在交叉施工与数据协同处理的情况。整体建筑规模相对较大,对施工质量、效率、进度具有较高的要求。项目图纸数量较多,本次实验采用二维平面审查的方式审查项目施工图纸,提高图纸之间的关联性,为后续的施工质量管理提供基础。首先,成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实时检测施工进场设备是否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各项机器具与设备的性能对施工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是施工质量是否良好的保证。定期采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信息数据,基于BM技术,将采集的质量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汇总到BM模型,由专业负责人进行统一管理,为施工质量的判定提供依据。为了促进建筑项目的顺利开展,在实验中,成立BIM小组,选取1名BM项目经理、3名负责人与1名协调管理员,具体的BM小组成员结构,如图3所示。采用BIM技术中的Revit软件进行施工质量管理模型构建,根据模型中的各项质量管理元素,调整施工结构、工期计划等内容。基于BIM绘制软件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情况进行模拟,包括建材堆积场地、办公区、车辆运输路径、设备安放位置等,更加直观地反映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情况,根据模拟的现场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提前安排。基于BIM技术不断对施工质量信息进行整合,定期跟踪施工质量信息的变化,做到全方位的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提前对施工进度的合理性与施工质量进行检验。设置本文提出的质量管理方法为实验组,传统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为对照组,基于AHP层次分析法,计算质量管理指标的各项权重值,对比两种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各项权重值的大小,权重值越大,表明质量管理效果越好,结果见表2。根据表2可知,本文提出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各项质量管理指标的权重值均大于传统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整体施工质量管理的效果更加具有优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传统施工质量管理方法中质量控制理论与技术的不足,本文在传统质量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引人了BIM技术,作出了全新的优化设计。通过本文的设计,全方位地提高了施工质量管理的价值,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作者:江浩杰 单位:江苏能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管理篇2

1BIM技术概述

1.1BIM技术含义

当前,BIM技术已经成为管理建筑项目的关键技术。BIM是一种利用多种数据进行工程设计的建筑信息建模技术,从施工和管理中整合建筑信息。并将信息统一收集到3D模型数据库中,方便相关人员使用。BIM技术更适合现代发展趋势,更节能,移动性更强,成为一种新的流行技术(见图1)。图1BIM技术的含义(图片来源:一百一教育)

1.2BIM技术的特点

1.2.1可视化

如今,复杂多样的社会建设模式已成为建设工作的常态。?对庞大的建筑计划,很多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无法根据图纸理解工程布置,从而影响整个施工过程。在建筑项目中,BIM技术的可视化清楚显示了项目的内部结构,使其更加直观。采用BIM技术的可视化设计,在复杂工程工作完成之前,可以对建设项目中的任何隐藏工作进行管理,大大提高项目的效率(见图2)。

1.2.2协调性

建设项目管理中还有很多环节需要部门间的协调配合,BIM技术的协同设计要赋能建筑模型的不同学科,在BIM技术中要重视建筑模型的设计。各个学科通过协调独立,最终将其所有专业构建模型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实现专业人士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协同设计,各专业人士的建筑模型会相应更新,使建设项目的信息传递更加便捷、清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1.2.3整合性

BIM技术以施工为基础,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实时创建动态数据库。根据目前的内容,在现场管理中应用了各种虚拟化技术,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建设过程。在部门应用程序之间共享信息使工程项目人员能够了解项目的实时状态。但是,由于建设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传统信息技术的使用无法统一,地方信息受各种因素影响难以标准化。借助BIM技术,可以根据工程项目创建网络标记,应用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管理和数据分析,将有效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协助每个项目参与方及时获取数据。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

2.1进度管理

一般来说,施工进度管理涉及内容较多,包含的程度和信息较多,导致无法在短时间内对信息数据进行控制。加上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控制施工进度的效果并不理想。

2.2质量管理问题

在传统的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一般采用CAD绘制二维图纸,但二维图纸并不能使各专业有效沟通。例如,土木工程和机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碰撞,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影响施工质量管理。

2.3成本管理

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工期延长,为保证项目的盈利能力,需要控制项目成本,引入动态管理方法。成本计算涉及的内容很多,容易出现遗漏、重复和错误。

3BIM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1立项背景

溧水万科未来城项目A地块,总建筑?积32万㎡,其中地上建筑?积23万㎡,地下建筑?积9万㎡;本项目地下室一层,地上由16栋27层、2栋22层(精装)住宅及沿街2/3~6层商业组成。18栋主楼均为剪力墙结构。

3.2在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在规划设计阶段。施工计划是项目管理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实现直接决定了后期实施的项目管理工作是否符合规章制度,是否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BIM技术在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可以在形成项目管理计划的基础上,实现碰撞检测。由碰撞检测形成的工程项目科学改进计划,以及碰撞的综合结果,是规划计划改进的依据[1]。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BIM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不同利益相关者和工程单位不同部分的沟通上。例如,设计单位与管理单位之间的沟通,特别是成本和质量控制部门之间的沟通,应确保在应用BIM技术的基础上,优化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价值(见图3)。

3.3施工建设阶段应用

采用智能平台+BIM+动态等先进技术,全?、智能化监控管理,企业间数据综合互联互通、协同共享,根据施工进度以及建设成本目标的管理顺利完成施工建设。该项目采用了实名控制系统、网络定位系统,依托闸机,实现持卡人脸识别进场、考勤。巡检人员每到一处发现隐患,现场语音、拍照采集,把检测信息通过无线网传输到云端平台,开启整改流程。问题直接推送给具体人员,跟踪进展,提升管理效率。为充分了解现场各工序穿插节点及施工进度,项目建立工期预警系统,通过BIM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关联,根据工程进度表模拟展示工程进度,辅助进行施工工序与计划优化,通过数据中心采集项目各时段的形象进度,录入平台,实现工程数据的可视化。有利于控制现场高效施工。项目对大型机械(塔吊)设置照明与防碰撞系统,当两台及以上塔吊运行时,大臂距离较近时,塔吊会自动感应,紧急制动。利用大型机械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实现对塔吊全方位无死角检查(见图4)。智慧工地信息采集终端:现场设备通过5G信号将实时数据与网页端及移动端相同步,包括但不限于实时视频监控、扬尘监测、车辆冲洗监测等内容,便于管理人员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极大程度地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车辆冲洗与抓拍系统:项目主干道出入口设置红外线感应冲洗平台与废水回收三级沉淀池,对车辆中洗用水回收再利用,同时通过抓拍系统对每辆车辆进行监控,智能识别车牌号并进行记录。智慧监控系统:现场总计安装球型监控与枪机监控共计27个,对现场进行24h全覆盖无死角监测。BIM技术应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重点关注施工阶段。对一个项目管理来说,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都集中在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材料、设备、人员的过程,也是规划的过程。实践表明,在建设项目中使用BIM技术,可以将动态监控项目与预规划项目相结合。项目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将向管理部门报告[2]。管理人员接到问题后,直接通过BIM技术对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定位,并进行针对性地改进。同时,形成改进方案。这种方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方式,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对提高管理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4竣工阶段应用

如今,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实施智能化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标准是满?施工质量标准,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最优范围内,以实现整体效果的最大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加强BIM技术在建设项目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在竣工前期专门建库,实现信息直接传递,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数据偏差,及时处理和保护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计算成本和量化质量提供了依据[3]。

3.5运维阶段的应用

建设项目建成后,要注意后期的及时维护和管理。为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发挥BIM技术的作用,通过BIM技术监测建设项目当前的使用和性能变化,实现采集数据的实时更新,给建筑物的管理和维护提供客观建议。

4结语

结合当前建筑项目建设单位的目标管理体系,可以完善业务流程,科学合理地规范具体工作流程中的各个实施单元,并确定每个工作流如何连接,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BIM技术,建立建设项目管理模型。

作者:孙剑锋 张先发 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管理篇3

现阶段,BIM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主要工具之一。建筑企业可以利用BIM技术进一步完善建筑设计、施工和造价等各项工作,相关管理人员也可以在BIM技术的支持下更好地管理建筑工程的各项事宜。因为BIM技术不仅能提高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还能有效解决传统施工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BIM技术的不断普及改善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现状,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掌握或者了解BIM技术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且该技术的学习门槛也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BIM技术的进一步推广;第二,部分建筑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施工模式和理念,它们对BIM技术缺乏正确的了解,这也是导致BIM技术未能在建筑行业全面普及的重要原因。

1BIM技术的特点

1.1可视化

可视化是BIM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通常,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更好地了解整个建筑工程的各种数据。得益于该技术的可视化特征,技术人员不仅可用3D模型或者图像、图形等方式来呈现各类数据,同时还能结合算法来预测各个施工阶段的运行情况。相对于传统的单独图纸管理模式,BIM技术的表现形式更加直观,数据也更准确。

1.2模拟性

模拟性是BIM技术的又一个特点。具体来说,相关管理人员可以使用BIM技术来提前模拟施工过程,以便为后期的实际施工排查风险隐患,进而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1.3协调性

协调性,即生产过程中的各阶段、各环节在品种、数量、进度和投入产出等方面都能实现协调配合和紧密衔接。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规模日益扩大,在各种先进技术的加持下,建筑工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相关管理人员要想全面确保顺利施工,就必须充分发挥出BIM技术的协调性,协调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做到未雨绸缪。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2.1在场地分析中的应用

由于施工方案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在正式施工前,管理人员通常需要针对各个施工场地的实际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以获取管理工作方面的数据支撑。这项工作通常较为复杂且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在对现有参数进行解析时,如果相关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那么分析误差甚至分析错误的情况便在所难免,而BIM技术却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也就是说,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来模拟定位,以提高分析过程的透明度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为场地分析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有用参考。

2.2在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在面对施工标准较高的建筑工程项目或分部工程时,施工单位往往需要组织专业人员与相应的施工部门进行施工交底,以促使施工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施工要求,从而严格依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来开展施工工作。而为了切实提高相关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设计人员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也应合理应用BIM技术,以便更好地构建建筑模型和反馈施工效果。设计人员还可以利用BIM技术来提前进行施工预演,并根据模拟数据对相关参数加以针对性的调整,以全面提高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尤其是对于施工难度较大的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完全可以利用BIM模型设计多种工程方案,进而挑选出优质的、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并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指导。

2.3在图纸会审中的应用

图纸会审是建筑工程管理中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此环节,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来检验施工图纸的科学性、有效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构建出可视化模型,更加直观地了解建筑结构,进而规避传统平面图纸会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信息错误等问题。

2.4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BIM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管理方式、提高施工质量。比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功能,系统地管理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实现建筑工程各参与方数据信息共享的目的。

2.5在竣工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竣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修复工程缺陷、优化验收流程等方面,其能够有效提高竣工验收的效率和质量。

2.6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BIM技术应用效果最显著的环节之一。例如,管理人员可以在正式施工前利用BIM技术构造可视化模型,借此获得准确的工程量和材料用量,随后便可结合所得数据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优化成本控制方案,进而降低耗损、提高收益。

2.7在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如前文所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协调性。理论上,BIM模型是基于各种信息和参数(比如设计方案、材料型号等)来完成构建的。因此,管理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来模拟并预测建筑工程的竣工时间,以合理调整施工流程、划分施工任务。如果施工流程不合理、施工任务的划分不科学,那么BIM模型将及时发出预警。也就是说,使用BIM技术能够助力管理人员分析决策,有效提高进度管理的效率。

2.8其他应用

2.8.1碰撞检测

碰撞检测通常在正式施工前进行,即对各个项目的冲突和干扰进行检测,以确保正常施工。碰撞检测往往直接关系着最终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在管道施工环节。在管道的碰撞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可以在BIM技术的帮助下更加全面、深入地排查管道结构的碰撞情况,并以更直观的形式将不合理的情况记录在册。随后,设计人员便可根据管道线路等的检测结果来优化相关设计方案,进而使得施工过程更加顺利。

2.8.2统筹管理

在传统的施工模式中,各施工部门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它们各自为政,以致引发不少施工安全隐患。为此,施工单位可以借助BIM技术来模拟施工现场,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将相关数据共享给工程参与方及各施工部门。只要相关管理人员按时将管理记录上传到互联网平台,其他工程参与方就可实时查看并了解当前工程的施工进度等信息。由此可见,BIM技术不仅有利于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简化沟通流程、避免交叉作业等问题,还能助力施工单位进行更加高效的统筹管理,确保施工任务的有序推进。

3BIM技术当前面临的问题

3.1推广存在局限性

目前,BIM技术在推广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BIM技术的使用成本较高。由于我国的BIM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不管是技术研发还是行业规范都有待进一步完善,该技术目前尚未形成成本优势;另外,从国外购买的BIM软件,其价格及后期维护费用都不低,这对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来说无疑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因此BIM技术的推广速度受到了极大的制约。第二,大部分技术人员对BIM技术的认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应用少、熟练程度低,因而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3.2BIM技术尚未成熟

由于部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并且缺少对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认识,因此各类施工问题时有发生。同时,我国的BIM技术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所以难免存在BIM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无法有机融合的矛盾,BIM技术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此外,我国在BIM技术的应用规范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业内普遍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这也是导致BIM技术在我国难以快速推广的关键原因。

3.3相关人员的认识不足

现阶段,无论是业主还是施工人员,普遍对BIM技术缺少正确的认知。BIM技术涉及的领域相对较多,即使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项技术。同时,部分施工单位单纯地以为应用先进软件或三维技术就是应用了BIM技术,这种片面的理解不仅不利于BIM技术的推广,也不会为施工单位带来理想的收益。

3.4模型移交不畅

在实际施工阶段,很多施工单位将设计单位构建的BIM模型加以升级,但如果前期BIM模型没有经过验收,就有可能出现不兼容的情况,继而导致设计图纸和施工模型移交困难。这不仅会浪费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会导致重复建模问题,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4BIM技术的改进建议

4.1专业介入

如今,部分施工单位对BIM技术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并且没有意识到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这些单位在运用BIM技术时容易出现缺乏实践经验、应急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笔者建议此类施工单位应进一步了解BIM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通过BIM咨询、BIM监理、BIM理念学习等各种形式的介入,确保自身能够切实掌握、科学应用BIM技术,从而真正发挥出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2准确定位

理论上,BIM技术具备根据不同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定位具体工程地点,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分析的作用。因此,BIM技术多应用于设计、施工、验收等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在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地点定位时,需要在施工前期就做好BIM模型的分析工作,以便后续结合计算、对比等手段来进一步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4.3保证投入

获得准确的工程地点定位后,施工单位便可以更加科学地估测项目投入。通常,BIM技术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硬件、软件和技术人员等,而不同施工内容和管理要求的工程项目,其BIM技术方面的投入不尽相同。比如,碰撞检查宜采用Navisworks(可视化和仿真)软件,而室内装修则适宜采用Sketchup(草图大师)等软件。同时,BIM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人员数量等也是影响投入成本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合理配置。

4.4明确责任

在一般情况下,在项目招标过程中,招标单位需要在招标文件中、合同签订等环节明确施工过程中各项目参与方的责任,以期在项目全周期内充分发挥BIM技术优势。此举的目的是避免因责任划分不清晰而导致BIM模型创建困难、延误施工进度等问题。

4.5后续衔接

在完成施工任务后,施工单位应将竣工模型移交给运营部门,并要求维护单位尽早介入,高效且有序地完成建筑工程的后续衔接工作,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交付。

5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兴的建模技术,BIM技术具有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等优势作用,所以掌握BIM技术的特点并进行合理应用,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意义重大。从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趋势不难看出,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各施工单位必须重视BIM技术的科学应用和深入研究,从而加快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铁梅.在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实现的路径——评《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研究》[J].工业建筑,2020,50(12).

[2]谢宇翔.区块链平台结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3).

[3]李金梅.做好BIM技术的优化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8).


 
上一篇:中标新天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项目消防工程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